泰国头条新闻社讯 9月14日,据泰媒报道,泰国商业部国际贸易促进厅驻成都办公室网站发布报告称,中国玩具市场规模庞大,2024年达到约228亿美元(约合1650亿元人民币),预计到2033年将增长至506亿美元(约合3661亿元人民币),年均增长率约为8.6%。

这股增长由多重因素推动,包括中国中产阶级人均收入提升、中国家长越来越青睐能促进子女发展的教育型玩具、电商体系全面普及等。
目前传统玩具仅占市场份额的5-6%,这为小众进口高端玩具打开了机会,只要能够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并制造有吸引力的内容,就能切入市场。与此同时,进口及海外知识产权玩具(如乐高)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高达43%。
在进口玩具中,几类产品尤为突出:
1、教育类/STEAM与智能玩具:中国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成长支付高价,寓教于乐产品是整个市场增长最快的类别。
2、建构类及积木玩具(Construction & Building Sets):外国品牌以高品质和安全著称,如乐高。
3、授权/设计师及收藏类玩具:收藏品增长迅速,预计2026年零售市场将增长24%,特别是手办和盲盒将显著增长。
4、环保与天然木制高端玩具:受可持续发展潮流推动,同时强调国际安全与质量标准。
在销售渠道方面,线上平台如天猫、京东增长迅猛,手办销售增长34.5%,盲盒增长31.4%。多类儿童用品平均售价上涨,反映中国家长“愿意为孩子投资”的趋势。抖音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也成为玩具销售的重要平台,例如泡泡玛特(Pop Mart)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迅速扩张。
不过,进口玩具必须符合中国严格的法规,包括CCC认证(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)以及GB标准(国家标准),方能进入市场。儿童玩具必须符合GB 6675-2014系列标准(涵盖机械物理、阻燃、化学安全等),并以此为基础申请CCC认证。所有玩具必须有中文标签、年龄警告和中文说明书,未通过标准的产品不得销售。
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进口玩具支付溢价的原因主要有:
1、国际质量与安全认证(欧盟/美国标准+中国CCC/GB)增强消费者信心;
2、中国家长有明确的学习理念:STEAM、双语学习、执行功能训练;
3、看中独特设计与IP:艺术家、博物馆、亚洲自然元素联名;
4、重视环保材料的使用:FSC木材、无毒油墨、可追溯体系;
5、强调亲子共玩和收藏社群氛围。
商业部国际贸易促进厅驻成都办公室建议,最具潜力的进口玩具包括:1)市场需求最大的教育玩具;2)随AI、AR等技术发展而快速扩张电子及智能玩具;3)娃娃、桌游等经典玩具;4)因品质与稀缺性增长而备受追捧的高端收藏类玩具;5)符合家长重视健康理念的户外运动玩具,如自行车、滑板车。
此外,出口商必须密切跟踪中国的监管要求、CCC及GB标准更新。随着中国新生儿数量逐渐下降,出口企业应更加注重“质”而非“量”,发展高端化产品,并积极拓展成年收藏群体。为防止仿冒,企业应在中国注册知识产权,采用防伪贴纸和可追溯二维码等手段。
(编译:Juliette;审校:WAN;来源:bangkokbiznews)